節氣與農業
春分時節氣候變化大,氣溫不穩定,因此人或作物極易於此時生病或感染病蟲害,如果下雨,人們才會注意到天氣的變化,增減衣物不至於生病,
也會進行病蟲害防治,作物則生育良好。
「春分日夜對分」,白晝時間漸漸增長,農家子弟必須早起下田操作,春分前好布田(插秧),
春分後好種豆:這是台灣北部地區的農業現象,南部則比較早。
節氣與漁業
鰹類係屬赤道附近終年棲息之魚類,也可在赤道終年產卵,在台灣東部每年從四~七月為鰹魚之盛產季節。
鰹魚係活躍魚族,每年三月就開始由菲律賓東方海域出發作產卵及索餌洄游。一支循黑潮主流北上,一支
循支流進入台灣南部海域。魚族之洄游常依適水溫在進行,與氣候有很密切之關係。
• 春分,日暝對分:春分日晝夜各為十二小時。
節氣與種植
此時節農是正忙,農人們忙著把種植作物照顧好,而種茶人家則忙著採收今年第一次收成的春茶,
此外,此時也是種植水芋、蓮藕、苦瓜、胡瓜、花生、韭菜等作物的最佳時機,但在春分時節不宜
種植芍藥,農諺說:「春分中芍藥,到老不開花」。北部:苦瓜、蕹菜、肉豆、田薯、薤菜、蓮藕、
水芋、山藥;中部:甘藷、田薯、薑、杏菜、水芋、蔥、胡瓜、蓮藕、落花生、肉豆;南部:豆薯、莧菜、落花生、莿瓜、肉豆